随着社会的发展,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尤其是各种网络聊天平台,能够快速传递声音、文字、视频、图片等信息,“一拍一传”方便快捷。今年以来,白城市通榆县公安局秉承“矛盾不上交、安全不出事、平安不缺位”的原则,紧扣互联网时代特点,密切联系辖区群众,提升服务效能,充分依托警民微信群这一点对点、键对键沟通渠道,广建群组、广交“群友”,随时随地宣传,尽职尽责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常生活中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尤其是各种网络聊天平台,能够快速传递声音、文字、视频、图片等信息,“一拍一传”方便快捷。
今年以来,白城市通榆县公安局秉承“矛盾不上交、安全不出事、平安不缺位”的原则,紧扣互联网时代特点,密切联系辖区群众,提升服务效能,充分依托警民微信群这一点对点、键对键沟通渠道,广建群组、广交“群友”,随时随地宣传,尽职尽责服务,及时发现清除刑事、治安、交通等各类隐患3012余件(处),服务救助170余件,有力促进了辖区治安持续向好。

302个联系群辐射全县每个角落
目前,通榆县建立起了以社区民警为群主的警民联系群302个,各群成员200人以上,总人数约5.3万余人。推行“一格一群”“一村一群”,社区民警、网格长、村干部凝聚共识,发动群众积极入群。民警将服务、管理、宣传相结合,第一时间向群众发布交通安全知识、辖区路况、天气等信息,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网上“见警率”、网下“安全感”。特别是针对反电信诈骗宣传,有效利用警民“微信群”为群众揭露网络电信诈骗真面目,宣传预防电信诈骗小知识,不断强化群众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切实提升辖区治安防控水平。

今年中秋节期间,通榆县八区街道辖区居民孟某、吕某、李某三人无意间下载了诈骗惯用软件,误以为是游戏软件,并在警民社区群里转发。八区派出所民警发现后第一时间联系到三人,经过民警耐心讲解三位居民纷纷卸载,并全部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避免上当受骗的风险。
创新社会管理 群众交口称赞
有了微信群,民警就在身边,警民沟通有了更为快捷的途径,打通了民警与居民的直接沟通渠道。通过微信群,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社情民意,对潜在的警情案件苗头动向盯住不放,针对发现的矛盾纠纷,采取上门劝阻、介入调处、广泛动员等措施,充分发挥调解员作用,从源头上进行化解,最大限度避免民转刑案件发生。

5月12日16时,通榆县公安局兴隆山派出所民警在微信群中发现一则转发信息,视频中一名自称王某的男子手持致命农药,疑似想要轻生。事关群众生命安全,派出所民警立即开展调查工作。民警一直拨不通王某的电话,在亲属口中得知王某和家人吵架后就离家出走,无法取得联系。为快速营救,民警克服搜索面积大,天黑能见度低等困难,终于历时7个小时,在兴隆山镇北部路边成功营救王某,并在其身上找到未开封的农药一瓶,民警当场进行了劝解教育后,由家属安全带回家。

无独有偶,八区派出所民警在某小区居民群中得知,邻居张某和王某因地热阀一事发生纠纷,矛盾愈演愈烈,并且张某将王某的店门砸坏泄愤。为防止矛盾激化,民警随即通过网格长联系到双方当事人到派出所进行调解,民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张某对王某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经济损失,王某也表示不再追究其责任,双方将矛盾化解握手言和。
凝聚最强力量“零接触”服务响应
通榆县公安局对群众举报的违法犯罪线索,快速开展查证,实现信息共享,依法快速查处,警务工作从“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不断延伸,取得突出成效。

在今年老城区改造过程中,通榆县铁西地块属于拆迁范围,绝大多数住户都已签订协议并搬离现住地,无人居住。民警在居民群中看到有人称自家铁大门、暖气片等物品被盗,造成群众财产损失。迎新派出所民警加大力度深入摸排,同时发动微信群友提供线索。
三天后,民警根据居民提供的线索在辖区内一废品收购部发现一扇被盗铁大门。民警顺藤摸瓜,最终锁定嫌疑人曹某和陈某,并在家中将其抓获。在证据面前,曹某、陈某交代了实施盗窃的犯罪事实。

12月7日晚,边昭镇某村村民吴某的妻子在屯南玉米地里放羊时,因中途有事离开羊群,半小时回来后发现羊群不见踪影,焦急万分的夫妇俩报警请求公安机关帮助寻找,边昭派出所民警及时通过微信群发动群众共同帮忙寻找。经过警民联手3小时共同努力,终于将走失的102头羊全部找回。

一点一滴齐共治,一字一句见真情,通榆县公安局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分析研究,先后落实调整改进学校周边交通管理、协调夜间施工噪音、处置停车占位等各类矛盾纠纷840余件,通过微信群,与社区、村委会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线上线下同步解决、快速反应、及时反馈,利用“微网络”筑就“大平台”,大大地提升了为民服务的效率,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nsizhu.com/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