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科技中最具超预期发展空间的领域是谁?我们可以从各方研报看出,未来几年在整个能源科技里面最具超预期发展空间的应该就是新能源车这样的一个产业链了,因为它的产业链足够长,而且又是对传统能源车的一个完全替代。如果前10年是互联网,那么接下来10年就是新能源,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他的机会与风险。我们都知道目前全球是面临着类似于1970年代的滞胀风
能源科技中最具超预期发展空间的领域是谁?我们可以从各方研报看出,未来几年在整个能源科技里面最具超预期发展空间的应该就是新能源车这样的一个产业链了,因为它的产业链足够长,而且又是对传统能源车的一个完全替代。

如果前10年是互联网,那么接下来10年就是新能源,今天我们来聊一下他的机会与风险。
我们都知道目前全球是面临着类似于1970年代的滞胀风险,那想要解决这种风险以及滞胀所带来的大国博弈问题取决于几个产业,其中一个就是能源科技方面。
70年代的时候,上一次能源危机使得日本车崛起,那么日本车的崛起不过就是在传统能源车的背景下轻量化从而节能,但是现在是完全颠覆了传统能源车,现在考虑的是电池电控智能化,包括后面的各种软硬件的结合,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我们现在已经接近了30%的渗透率,30%的渗透率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不可逆了,一旦到了30%以后,我们后面就是50%甚至 70%。

美国说2030年零排放的汽车销量占新车销量的50%,欧洲2035年就彻底停掉化石能源汽车,所以这是全球的一个大的风口,而在这个大的风口当中中国的条件是最好的。
在整个产业链当中,新能源汽车相关的零部件,特别是跟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相关的零部件,这一定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因为这样公司的业务它既可以给中国的整车做配套,也可以给特斯拉这样的欧美汽车做配套,所以我认为最看好的还是新能源智能化的产业链。
那么风险是什么?面临两个问题,再到拥挤和谁是最后的赢家?
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新能源车比较拥挤,上市公司披露自己有新能源及相关业务的总共有3200家公司,这是什么概念?占了A股的60%了。

在拥挤度很高的情况下震荡就很正常,而且在这个时候究竟哪一家整车最后能胜出,其实真的谁都不知道。
这个与历史上美国汽车行业发展是一样的,当初上千家企业角逐,最后也只剩几个公司占领市场。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千万不要自己去炒新能源概念这样的股票,一旦回撤30%是很正常的,那几个来回下来财富就缩水了。
所以面临这样的一个好机会,一定要定投,找一些围绕着新能源汽车研究比较深的基金或基金经理,你们来做定期定投,虽然短期有波动的风险,但是我认为更大的风险是错过了时代的机遇。
这就相当于说战略性地去投了2005年以后的房子,虽然过程是波折的,但是你不要试图精准择时,因为他每次回撤都很快,你可能觉得还不够便宜的时候,因为基本面的支撑又拉回来了,所以大家不要去猜最后的赢家去赌他,也不要每次希望能够踩到最低点画到此处,希望大家都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同志们加油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nsizhu.com/3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