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去年年初,因疫情隔离在家,我便打起了做自媒体的主意。因为没有时间拍视频,也因为工作的关系不方便出镜,我便决定以写作为主。从0开始之初,我写出来的东西板板正正,根本不符合这个快消费时代人们的口味。但是当我突破了百粉之后,慢慢的,我找到了一些写作的节奏,如何来迎合读者的口味。中间也曾经历过断更、有过懈怠,看着收益一天只有一毛两毛,甚至0收益时,我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真正开始决心好好做自媒体,也只是一个多月前,北京冬奥会那段时间,连发了几条跟冬奥会有关的爆款微头条,重新激起了写作的热情,收益账户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膨胀,虽然不多,却越来越好,也越发鼓励我继续写下去。

当我不可免俗地做起了自媒体,我过得更加充实了
这一个月里,每天最期待的不是看自己的股票、基金账户,而是打开头条看昨天又增加了多少粉丝,又增加了多少阅读量,又增加了多少收益。以前听别人讲一个故事,也只是当耳旁风,在头条上划过一个小视频,也只是匆匆一瞥为打发时间,完全没有放在心里。而现在则不同了,满脑子想的是怎么构思下一个作品,怎么把听来的看来的故事和新闻变成自己的文字,每天也都感觉到自己的大脑处在高速运转状态中。

当我不可免俗地做起了自媒体,我发现工作效率变高了
有人说做自媒体太占用时间了,每天上班那么忙那么累,回到家还有一大堆家务,还要看孩子,到了点只想赶紧上床睡觉,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写东西做视频呢?其实,我也一样,普通的上班族,时间跟其他人一样紧张,但我给自己设定的原则就是,只有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上班时间必须用来工作,这也是对自己本职工作的尊重和珍惜。时间长了,我惊喜地发现,原来工作效率可以如此之高,为了早点完成工作好安排写作,曾经用来在班上摸鱼的时间被有效地利用,曾经必须拖到第二天的工作全部能够在当天顺利完成。

当我不可免俗地做起了自媒体,我的眼界从未如此开阔
昨天有人私信我,你看问题的角度怎么都那么独特,我也想写,可总是写上一两句就无话可说了,也写不出更深刻的见解。其实,我也是一个普通老百姓,写作时我也从未故意去搞那些一鸣惊人、特立独行的观点,所有的内容都是自己内心所思所想。我想,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勤于思考,如果觉得从一个角度想不出太多的内容,那不妨试试另一个角度,或者从两个不同甚至相反的角度进行对比,总能有灵感的火花出现。

当我不可免俗地做起了自媒体,我对未来竟从未如此期待
现在我的头条号是每天叫醒我的一个小小梦想,虽然粉丝不多、虽然收益不高,自己的文字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文笔也堪称拙劣,但我欣喜于每天都有小小的进步,每天都能收获新的朋友,每天都在强迫自己阅读思考中产生更深刻的见解。我会在不同的阶段给自己设定不同的目标,如果提前完成,那我便相应地提前下一目标的时间节点,如果没有完成,那我会反过来思考自己有哪些失误,自己的文字为什么没有得到青睐,是立意偏了,还是文字不好,在反复的修正总能找到一个最佳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
以前我基本只发微头条,一是因为微头条方便简捷,有想法随时随地都可以写上一段发出去,另一方面总是害怕自己文笔不行,写不出长文,或是写出来的东西太通俗没有文采,没有人看被人笑话。现在不一样了,看了几位同样以写作为主的朋友的内容,也都是娓娓叙述自己内心想法的大白话,只要是真情实感,我想大家读着也舒服,也更容易有共鸣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nsizhu.com/11712.html